刑科院2006级法学博士毕业十周年返校留念
刑科院2006级法学博士毕业十周年返校留念
2019年8月24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科院)2006级博士生返校座谈会在京师学堂第五会议室举行。刑科院院长张远煌教授、副院长刘志伟教授、院长助理彭新林副教授以及李山河副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与返校博士一同追忆同窗往事、畅谈人生感悟,并围绕学院建设、理论教学以及实务难题展开了热烈研讨。
会议伊始,副院长刘志伟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院长张远煌教授等参会的刑科院教师和参加此次座谈会的返校博士生校友赵合理(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郭竹梅(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厅主诉检察官)、吴丹(中国刑警学院教授)、林卫星(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处长)、王锐(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教育处处长)、王强军(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书鸿(北师大刑科院副教授)。刘志伟教授说,作为老师,很高兴能够看到当年的学生如今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由衷地为每一位在各自领域取得不俗的成绩感到自豪,这是刑科院首次举办博士校友座谈会,目的是促进学院和校友的共同发展,希望今后大家也能积极参与,贡献力量,以增强校友间的凝聚力和学院的向心力。
随后,院长张远煌教授介绍了刑科院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他指出,刑科院共下设九个研究所,已拥有20余位教授、10余位副教授在内的50余人的师资队伍,在死刑适用控制和废止、知识产权犯罪的惩治、腐败犯罪的惩治、有组织犯罪的防治、未成年人司法、社区矫正、刑事一体化等问题的研究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14年内,已培养700余位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专业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和700余位刑事法方向的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通过与国内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联合国相关刑事问题管理机构、国外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举办国际会议、项目研究等方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合作,使刑科院不仅在国内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在国际上也有较大的影响力,目前刑科院是联合国预防犯罪与刑事司法网络理事单位、联合国反腐败学院联盟理事单位、联合国反恐怖主义执行局合作单位、20国集团的“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他特别强调,学院如今的成就离不开优秀校友的支持与贡献,希望借此机会能多与大家沟通交流,听取多方建议,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学院建设,打造学院亮点。
接着,每位博士生校友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于刑科院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看法。赵合理博士认为,结合此前发生的诸如保时捷女司机掌掴类事件来看,当今的高校教育除了要继续抓“智育”以外,更应关注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使之走出校门后不仅能在专业所学上有所建树,更能成为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社会人;目前就职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郭竹梅博士则强调,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她认识到目前高校教育仍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缺乏与司法实务的有效对接。法学作为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如果未能在教学中充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无疑教学成果将大打折扣。
林卫星博士提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诸多处在灰色地带的边缘性行为早已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然而受制于当前刑法理论发展的滞后性,始终游离于法律规制范围之外。在整体刑事风险增加的大背景下,如何准确把控各类行为的风险系数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有待进一步深究。吴丹博士也提到,目前高校在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上存在缺失,主张今后可以在教学方面“中西结合”,汲取国外法学研究中的精华并为我所用,以此加强国内的法学教育;王锐博士与王强军博士则从文化宣传与国外访学的角度探讨了对于未来学院建设的想法。
2006级博士校友们在座谈会上回忆了当年从报考博士、复习备考到校园生活、论文答辩、走上工作岗位等种种往事,特别表达了对母校的感谢之心,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并表示今后将不忘母校、学院以及老师的教导,传承和发扬刑科院人的精神。院长张远煌教授、副院长刘志伟教授也对博士生校友的参会以及提出的宝贵建议表达了感谢,他们表示,未来刑科院将适应改革趋势的新形势,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努力为推动法学学科建设做出贡献。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