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浩文副教授应邀参加首届“京沪深三地证券期货犯罪检察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2023年4月13日,以“证券期货犯罪惩防路径与检察机关证券期货犯罪办案基地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京沪深三地证券期货犯罪检察研讨会”在京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方洁,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黄宝跃,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新等嘉宾与会并发言。
会议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深圳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主办,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证监会,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广东、重庆等省级及证券期货犯罪办案基地所在检察机关,京沪深三地的证券交易所、证监局、公安机关、法院,以及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媒体嘉宾等来自30余家单位的代表与会。
与会人员围绕“检察办案基地建设情况”“证券期货犯罪打击防范形势特点”“证券期货监管治理需求与司法保障”“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的证券期货犯罪预防与风险防控”和“打击和防范证券期货犯罪模式及路径”五个方面主题进行研讨。
北京大学王新教授、中国社科院陈洁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邢会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商浩文副教授作为专家学者代表出席研讨会。商浩文副教授在“打击和防范证券期货犯罪模式及路径”单元围绕“法定犯视野下证券犯罪认定中前置法的考量”作主题发言。主要结合其国家社科基金“资本市场变革下证券犯罪刑法制裁体系”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在法定犯视野下证券犯罪认定中前置法适用存在的困境,包括前置法援引指向不明确、法律条文的协调性不足、行政从属性的绝对化认定等;并从前置性法律规范的援引规则、以刑法解释弥合法秩序下法律用语的差异、保持证券犯罪判断的相对独立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见解。
近年来,商浩文副教授将证券犯罪等新型金融犯罪作为其重要的研究方向,主持:(1)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资本市场变革下证券犯罪刑法制裁体系研究”;(2)北京社科基金课题“北京市金融领域腐败犯罪长效防治机制”;(3)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证券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4)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企业合规视野下金融企业贿赂犯罪防治模式研究”等课题。在《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刑法论从》《法律适用》《公安学研究》《证券法律评论》《北外法学》等期刊上,围绕欺诈发行证券罪、虚假申报操纵犯罪、信息型操纵犯罪、证券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幌骗”型高频交易犯罪、利用信息优势操纵证券市场犯罪、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刑事责任、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证券犯罪认定中刑法与前置法的关系等主题展开了一定的研究。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