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未成年人研究交叉学科沙龙”第五期、京师刑事法名家讲座第一百四十期“台湾地区未成年人犯罪防治之理念、政策、制度和作为”成功举办


  11月2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和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未成年人研究交叉学科沙龙”第五期暨京师刑事法名家讲座第一百四十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822室高铭暄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WechatIMG717.jpg

 本次讲座由台湾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系特聘教授兼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杨士隆教授主讲,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宗宪教授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助理赵一晓、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挺教授共同与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参加讲座。

图片1122 1.jpg

 吴宗宪教授首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对杨士隆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图片123 1.jpg

 杨士隆教授以案例和数据结合的方式引入,讲述了当前台湾地区少年犯罪的现状。围绕台湾地区少年司法的沿革与发展,少年犯罪防治的除罪化、非机构性等理念,未成年人曝险事件的处理办法,台湾地区少年犯罪防治体系化机构设置,杨士隆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实现对少年犯罪的有效治理的防治方案。杨士隆教授强调,未来应当进一步调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度中惩罚与保护的措施,通过加强惩罚与保护的平衡,实现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防治。

图片 1241.jpg

 与谈环节中,赵一晓结合未成年人检察司法实践,就大陆和台湾地区在未成年人犯罪发展演变趋势、主要犯罪类型、特征以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教育矫治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介绍,并表示杨士隆教授介绍的台湾地区目前在校园欺凌方面新的理论探讨方向,对未成年人涉毒品犯罪的治理,以及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作的发展情况,对大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强关注和研究。

图片 1251.jpg

 何挺教授认为,台湾地区的少年犯罪防治和少年福利法律法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未来可以参考台湾地区教育矫治机构所体现的保护理念、涉及未成年人的新型毒品犯罪的相关处理办法。

图片126 1.jpg

 在随后进行的问答环节中,在场师生踊跃发言,积极互动。

 最后,吴宗宪教授对杨士隆教授的精彩讲授,赵一晓检察官和何挺教授的共同与谈表示了感谢。讲座结束后,吴宗宪教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向杨士隆教授赠送了礼品,并期待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图片 1271.jpg


阅读次数:

©2005-2020 ©2005-2020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京公网安备110108000448号 京ICP备10031106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