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成功举办首期刑事辩护教授讲坛


2025年4月21日19时至21时,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的刑事辩护教授讲坛第一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8楼高铭暄学术报告厅举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山东求新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律师、学生九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期讲坛由中国政法大学顾永忠教授主讲,题目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刑事辩护问题”。顾永忠教授从事法律法学工作40多年,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法学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最高检察院等科研项目十余项;作为专兼职律师,办理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重大、疑难、复杂刑事辩护案件,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顾问,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

图片                

图片    

本期讲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证据法研究所所长王超教授主持。讲坛伊始,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梁迎修教授致欢迎词,他介绍了顾永忠教授从事刑事法研究、教学以及参与刑事立法、司法活动的丰富经历和卓越成果,并高度赞扬顾永忠教授在刑事辩护方面从事一线司法实践活动的积极贡献,感谢顾永忠教授及诸位与谈人、法学院师生热情参与,值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科30周年、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20周年即将来临,以此来表示祝贺和纪念,同时展现北师大法学院在法律教学科研方面的成绩。


图片  

640-40.png

在本期讲坛中,顾永忠教授结合其多年参与立法活动、司法实践及研究成果,介绍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背景及过程。针对有人提出废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主张,他表示,这项制度在执行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不能否定这项制度存在的重大价值。他认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人权司法保障,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缓解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有利于集中司法资源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使重大、复杂、疑难特别是不认罪案件获得庭审实质化的公正审判。总之,这项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将发挥重要作用。顾老师还从理论上深入讨论了该制度的正当性,认为该制度并不违背刑事诉讼原理,也没有改变现代刑事诉讼中控、辩、审三方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关系,在世界范围此类诉讼制度普遍存在,是符合刑事诉讼客观规律的;但他也表示,目前司法实践在实施该项制度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主要是由于司法人员滥用、误用,律师不负责任或水平有限,致使有的无罪者“被认罪认罚”,有的无罪者“自愿认罪”,有的有罪者非自愿认罪,量刑建议的形成缺乏协商等等。为此,顾永忠教授指出,要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健康有效运行,实现立法初衷,需要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坚持检法两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二是确保不认罪者有权获得庭审实质化的公正审判;三是坚持法定证明标准;四是允许认罪者提出反悔,不得因其曾经认罪遭受不利后果;五是确保当事人能够切实获得律师的辩护和帮助。对于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如何进行辩护的问题,顾老师指出,律师们应该正确认识该制度与刑事辩护的关系,不能认为刑事辩护只有无罪辩护,在认罪认罚案件中没有辩护的空间。他认为,在司法实践中,有罪案件、认罪案件占绝大多数,这些案件仍然有律师辩护的机会或空间,同样也能获得成功的辩护。接着,他提出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辩护应当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其一,严格审查把关,防止无罪者“自愿认罪认罚”或“被认罪认罚”;其二,指导有罪者真诚、理性、彻底认罪,不要抱着投机心里、侥幸认罪“认罪认罚”;其三,对确实有罪且自愿认罪者,提供充分法律帮助,使其最大限度获得从宽处理、处罚。他还结合一些具体案例,介绍了一些具体、可行的辩护思路和方法。

图片

640-41.png        

主持人王超教授指出,顾老师的讲授有很高“含金量”,内容充实、丰富,论述很清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尤其是提出的辩护思路和技巧,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会议接着进行与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赵天红教授回应了顾永忠教授的演讲,指出当前认罪认罚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如个别检方反复劝说诱导,量刑协商不充分,当事人反悔翻供不认罚等,因而要提升各方的协商技能,建立完善的量刑协商制度,最好是将量刑协商予以诉讼程序化,设置为必要环节,同时,也要提升控辩人员的法律素养。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陶杨教授盛赞顾老师讲课的风格,认为此次讲座把握了刑事诉讼法的前沿问题,对刑事诉讼法的修订也有重要意义,而就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其认为应加强操作层面的细节把握,并分享了刑事辩护中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运用的具体操作方式。山东求新律师事务所主任阚吉峰律师着重分析了当前认罪认罚制度未正常启动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并很有针对性地讨论了解决的途径和措施,强调在法律的范围内合理地赋予当事人相关的救济权利。下课赶到会场的何挺教授也谈了过去跟随顾老师学习和研究的经历和感受,指出顾老师的讲课有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风格,值得学习。

640-45.png

640-46.png

640-47.png

640-48.png

在场的同学也积极地向顾老师提出问题。有同学提出:“当前认罪认罚案件太多,辩护还有空间吗?律师如何进行有效辩护”?对此,顾永忠教授认为,要看辩护空间的大和小该如何认定,不能说每个案件只有无罪辩护才有辩护空间,无罪辩护和不认罪都是极少数,有罪案件是绝大多数,律师对有罪和认罪案件都该做好;另外,律师的辩护空间在于这个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情况如何,不是单靠你的努力去改变证据和事实,而是想尽一切办法用好现有证据、发现未找到的证据。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刘科教授对此次活动做了总结。刘科教授指出,为预祝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科30周年、刑科院20周年,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数位刑事法方向的教师同仁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和参与司法实践的感受,经学院党政会议研究同意,策划举办“刑事辩护教授讲坛”的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刑事辩护活动的教师向刑事法理论和实务界同行、法学院校师生们分享刑事法教学和实践的成果和经验,以实际行动积极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动刑事法治进步,维护民众合法权益。感谢顾永忠教授担当首期讲坛主讲人,以精彩的演讲带动热烈的与谈,成功开启该系列活动!感谢诸位与谈人的精到点评,感谢黄晓亮教授、郭理蓉教授、劳佳琦副教授以及同学们的莅临支持!

图片

640-44.png



     



阅读次数:

©2005-2020 ©2005-2020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京公网安备110108000448号 京ICP备10031106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