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逃追赃的最新案例分析——京师反腐败大讲堂第25讲成功举办
2020年12月21日上午,“京师反腐败大讲堂系列讲座”第25讲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王晓东法官主讲,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秀梅老师主持,讲座的主题为“追逃追赃的最新案例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张磊教授、刘晓虎研究员、商浩文副教授、赵晨光副教授、邱陵博士、杨超博士、李迪博士等5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前,主持人王秀梅教授向参加讲座的师生介绍了主讲人王晓东庭长作为刑法和民法交叉学科领域的专家在反腐败追逃追赃工作中的丰富经验。
本次讲座中,王晓东庭长简要概括了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的赫赫成果,强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一“创制式”司法解释的重要意义。随后就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这一热点话题,王晓东庭长对实践中的一个具体案例展开分析,详细介绍了案件的事实以及证据,并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梳理。在对案件证据的解读中,王晓东庭长强调,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的证明标准为“高度可能性”。
提问与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就讲座内容提出问题,王晓东庭长结合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其独到的见解。
通过讲座,王晓东庭长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系统化地梳理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给与会师生的学习与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视野。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