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波副教授出席建工领域刑事案件研究报告发布会
2021年5月12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印波副教授出席了2020年建设工程领域刑事案件研究报告的发布会。本次会议在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22层多功能厅召开。共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施工企业管理》杂志社、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共计20余人参与。
印波副教授参与共同编写了2018年的报告,2019年、2020年度又作为该报告的顾问进行了审阅和研讨。本次发布会由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王春军律师作报告汇报并全面主持,印波副教授主持了建设工程领域贪污贿赂犯罪部分的研讨,并对建工领域贪污贿赂犯罪与涉黑涉恶犯罪的高发罪名变化作了详尽的分析。
该份报告是由律界建工团队牵头,由建筑业专家学者、刑事专业学者、律师共同编写而成。报告在数据研究基础上,通过抽取的2943份有效样本,对罪名排列、高发罪名、高发省份、高发人群作了分析。
2020年建设工程领域刑事案件的十大高发罪名为:受贿罪(485件)、诈骗罪(379件)、合同诈骗罪(330件)、寻衅滋事罪(318件)、串通投标罪(283件)、敲诈勒索罪(154件)、强迫交易罪(153件)、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队印章罪(150件)、虚开发票罪(146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143件)。
进三年以来,受贿罪均是建设工程领域最高发的犯罪类型。建设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标的大、利益大,在工程立项、融资、招投标、结算等各个环节,均容易滋生权钱交易。与之相对的,大量其他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行贿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滥用职权罪)未能进入前十名,与以往的数据有较大的反差。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开展,相关的罪名进入了榜单。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强迫交易罪分列第四位、第六位、第七位。在具体案例中,主要表现为“强揽工程”“强卖材料”“强行阻工”“聚众上访”“抢占办公场所”等行为。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滋生黑恶势力犯罪。在项目招投标阶段,有黑恶势力的围标、串标。在施工阶段,通过暴力获取项目后,高价转卖项目吃差价,或者将中标项目分割,并在团伙内部分包。通过非法手段阻碍竞标成功者施工,或者收取使项目正常进行的保护费。在项目交付阶段,唆使无业人员采取极端方式维权等。随着2020年6月,住建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行业专项整治的通知》,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聚焦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恶意竞标、强揽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
犯罪高发的省份前三位,分别为河南省(203件)、湖北省(202件)、四川省(199件),均处于我国中部地区。法定代表人犯罪的有312件,占统计的10%,项目经理也属于高发犯罪人群,几乎所有的工程类的安全事故类犯罪,都可能牵扯到监理。有2922人没有很好地归类,涉及到的各类人员均需要进行犯罪预防和合规教育。施工企业应当做好合规依据的梳理、合规风险的识别、合规培训,树立企业的合规体系和合规文化,减少犯罪的发生。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