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京师程序之声”学者讲坛第三期成功举办


       2021年5月28日,“京师程序之声”学者讲坛第三期于后主楼1822高明暄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期学者讲坛由日本驻华大使馆一秘伊藤恭佑检察官主讲,主题为“日本刑事司法制度改革背景下检察实务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何挺教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傅雪检察官作为与谈人参与本次学者讲坛。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肖萍副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史立梅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丁相顺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的博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1622533443442094405.png

 

       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伊藤检察官分三个部分对日本2004年和2016年两次司法改革制度的概况及影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讲座第一部分为日本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概要,介绍了日本裁判员制度的实施背景及影响,201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推动案件和修改内容。讲座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从侦查阶段和庭审阶段深入地剖析了日本刑事司法制度改革对不同诉讼阶段检察实务的影响。

 

       针对侦查阶段的变化,伊藤检察官首先将日本的侦查阶段与中国的侦查阶段进行了比较,指出日本的侦查阶段涵盖了中国的侦查和审查起诉两个阶段。其后,伊藤检察官分别就审讯过程录音录像法制化、监控通信的合理化与高效化与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意制度(侦查协助型辩诉交易制度)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自身的办案经验,对相关制度的运行现状和理论争议提出了独特看法。

       针对庭审阶段的变化,伊藤检察官首先介绍日本的庭审可大致划分为开庭程序、证据审查程序、公诉意见和申辩、判决四个主要阶段。之后按照各个阶段分别介绍了裁判员制度、检察官举证方法的转变、刺激性证据的使用等内容,并将日本的裁判员制度与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了详尽的比较。

       最后,伊藤检察官对中日刑事司法领域的交流前景进行了美好展望,提出双方可在电子诉讼等领域展开有益的对话与交流。

1622533484616024817.jpg

 

       主持人肖萍副教授感谢了伊藤检察官翔实而又清晰的讲解。随后,与谈人和参会嘉宾就讲座内容与伊藤检察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与谈人何挺教授结合讲座内容就合意制度、裁判员制度与庭审中心化的关系、电子诉讼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傅雪检察官结合自己的实务工作经验介绍了中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中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法院的关系转变。

       史立梅教授结合日本的侦查羁押期限对我国未决羁押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分析了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现状和发展前景。专程赶来参加讲座的丁相顺教授针对合意制度的具体实施程序进行了进一步提问。

       讲座最后,针对嘉宾与现场同学的提问,伊藤检察官耐心地为大家一一解答,讲座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阅读次数:

©2005-2020 ©2005-2020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京公网安备110108000448号 京ICP备10031106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