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浩文老师主持的北京社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近日,我院商浩文老师主持的北京社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开题论证会暨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原庭长王晓东,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原副局长、北京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张晓鸣,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时延安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副会长王文华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治安学院李小波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梁迎修教授、副院长阴建峰教授、张磊教授等专家参加开题论证会。
会议首先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梁迎修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梁迎修教授对专家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商浩文老师成功入选北京社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表示祝贺,希望专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课题提供宝贵意见。
随后,项目负责人商浩文老师对项目背景、研究目标、框架设计及预期成果进行了全面介绍。
在专家发言阶段,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式追逃防逃追赃机制”的理论构建、实践难题及国际合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专家们高度肯定了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认为课题对完善中国特色追逃防逃追赃体系、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专家们就如何加强与实务部门的协作、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动态案例数据库、强化多语种国际传播平台建设、如何加强严重跨国犯罪、新型犯罪的研究、建立动态评估体系等提供了良好的意见。商浩文老师对与会专家的建议作出了回应,并表达了感激之情。
最后,梁迎修院长对开题论证会进行总结,对与会专家的指导和专业见解表示衷心感谢,并祝课题圆满完成。
本次会议汇集了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等多领域专家,为课题开展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指导意见。
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新时代繁荣发展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市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人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助力首都社科人才队伍建设。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以3个自然年为一周期,同时配套课题资助。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经连续评选两届。此次,在法学领域,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8位青年法学学者入选。(编辑/图片:夏雨晨)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