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张远煌:企业家刑事风控倡导者


“今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将首次组织企业家及律师进行企业刑事风险防控方面的专业培训,为企业在犯罪预防方面做出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主任张远煌在接受《方圆》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他的下一步工作重点。

作为国内刑法学科的领军人物,张远煌近些年来致力于中国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工作,连年发布《企业家腐败犯罪报告》以及《企业家刑事风险分析报告》,推动着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从“零刑事风险意识”到“主动采取风控措施”的转变。

“目前,需要形成从上至下,从理论到实务全方位的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治理氛围。”张远煌郑重地说道:“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对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肆意践踏公平竞争和诚信经营规则的企业和企业家犯罪依法予以打击是必要的,但打击不是目的,而是要意识到查处企业家犯罪的负面效应很广,社会成本很高,如何实现从事后打击向事前预防,从根本上减少企业和企业家犯罪现象,是值得社会各界尤其是法律界认真思考并着力推动的。”

法学教授的反腐情结

8月底的北京进入初秋,炎热的空气随着一场又一场的雨水变得温和。位于北三环附近的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师生不再行步匆匆,刻意放慢了脚步,享受这安静凉爽的时光。

距离北师大东门不远的一栋教学楼是该校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该校的很多学院办公室都设立在这栋楼上,包括北师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谁曾想到,以师范专业为主的北师大,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刑事法律学科异军突起,成为北师大的优势专业,让其他老牌法学院和实务界刮目相看。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除了校方的重视和支持外,还和一人有密切的关系,那就是张远煌。

2006年1月,北师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成立的第二年,作为我国犯罪学界的代表性学者、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担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张远煌放弃了在武汉的优越条件,应邀正式加盟了北师大法学团队。十二年来,张远煌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努力拼搏,以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犯罪学为突破口,为北师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打下了一块块金字招牌。

在张远煌的带领下,《方圆》记者参观了北师大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走廊两侧的墙壁挂满了奖状和牌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联合国犯罪预防与刑事司法网络成员单位”“联合国安理会反恐怖主义委员会执行局合作单位”“联合国国际反腐败学院联盟成员单位”以及“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这些金字招牌。

“我们学院是国内唯一获得这些身份的学术研究单位,原因是我们的刑事法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张远煌介绍道。例如,张远煌在2017年组织团队成功完成了国家重点攻关计划项目《职务犯罪智能识别、预防关键技术研究》,全国十四家著名高校和高科技企业协同参与,这是首个由法学专家任总负责人的跨法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管理学的国家重大专项。

相较于大多数安坐书桌的法学家,张远煌学术成果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法学理论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提高社会对犯罪的治理水平,发挥其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贡献力。”张远煌说。

为此,2012年,依托北师大刑事法学科的雄厚实力,并聚合校外的优质资源,张远煌组建了全国首家专事职务犯罪预防研究的学术机构——北师大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的顾问团队与研究员汇集了国内诸多学界名家和知名专家,比如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高铭暄、中国刑法学研究会顾问储槐植及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王牧等。

该中心在成立之初,就不是定位于纯粹的理论研究机构,而是旨在促进理论研究向服务转化的应用型研究机构。聘请的专家组成员和研究员更多地是从本土实践中提炼真问题,并注重从企业刑事合规的国际趋势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中心的研究方向始终处于业界前沿,引领着企业法律服务与企业风险治理的时代潮流,为此,张远煌团队开展的活动始终颇受各界关注。

连续五年发布年度分析报告

今年4月份,“第六届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高端论”在北京如期举行,在论坛上,张远煌发布了《企业家腐败犯罪报告》《2017企业家刑事风险分析报告》两份报告。事实上,这已经是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连续五年制作并发布原创性的企业家犯罪研究报告。

本次会议发布的两份报告用翔实的数据揭示了我国企业家犯罪的现状,比如报告显示,2017年,企业家犯罪2481次,其中,国有企业家犯罪数为395,占比15.9%;民营企业家犯罪数为2086,约占84.1%。报告还指出,国有企业触犯最多的三大罪种依次是:贪污贿赂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和侵犯财产罪;民营企业家触犯最多的三大罪种依次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以及贪污贿赂罪。

“这些具体的数据,耗费了中心团队成员很多的心血,在精力上也是一大考验,好在我们做了出来。”张远煌欣慰地笑道。

但是,“走到这一步着实不易。”想起研究中心成立初期的种种艰难,张远煌不胜唏嘘。“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企业健康发展与否,不仅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而企业家又是带领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人物,所以企业家犯罪预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张远煌揭示了他积极投身于企业家犯罪预防领域研究的主要目的与责任意识。

然而,面对企业家犯罪预防这一新的领域,当时的企业界并不买账,跟刑辩律师们沟通也很困难。“我们当时免费给企业提供咨询和帮助,人家也不愿意,第一次发布《企业家犯罪分析报告》的时候,都是我们自己倒贴钱。”张远煌回忆。

在2013年中心组织的一次企业家犯罪预防研讨会上,一位参会的知名企业董事长不解地问张远煌:“企业为社会创造就业,上缴利税,只要不去杀人放火,哪来的刑事风险?还用得着预防吗?”这位企业家的态度很有代表性,因为当时不少企业家对于刑事风险预防没有任何的概念。

面对这位企业家的疑问,张远煌简单地举了几个例子,首先告诉对方《刑法》规定了从企业成立、运行,直至企业破产清算都会涉及犯罪问题,包括破产清算罪、假冒注册资本罪、非法经营罪、制假售假犯罪等;又比如财务人员报假账、挪用资金,企业为了争项目或销售产品去行贿等,这些行为,且不说有的是企业负责人纵容、指使甚至亲自出马,即使企业负责人不知情,但一旦事发,不仅当事人会受到处罚,涉事企业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停产倒闭;还有,即使企业自身做到了合法合规经营,也免不了会遭受来自外部的犯罪侵害,甚至被追诉时因应对不力被冤枉成罪,这都属于刑事风险范畴,可以说刑事风险存在于企业运行的全过程,伴随着企业家职业生涯的始终。

在场的企业家听了如梦方醒。“现在不断有企业主动找上门想要我们提供风控方面的帮助,不少律所也纷纷希望与中心合作,社会对于企业家犯罪预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是很大进步。”张远煌谈及企业家们对刑事风险防控的认知改变时,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推动理论成果向实践转化

据《方圆》记者了解,2013年以来,张远煌主导下的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组织20余人的专业团队,设定了60余项参数,通过对全国刑事审判案例的检索与统计分析,连续制作并发布了7份原创性的企业家犯罪研究报告。报告依据实证数据说话,全面揭示了企业家犯罪的全貌与企业刑事风险的分布规律,为从国家与企业层面主动防控刑事风险提供了基本的路径指引与对策建议,已引起法学界、企业界、律师界以及中央相关决策机构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如何推动前沿性成果向实践转化,是摆在张远煌面前的难题。

“由于企业和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动,其涉及面和复杂程度都远比事后打击要更广、更高,必须以对刑事风险的来源、分布、类型与成因有科学系统的把握为基础和前提,否则在风险识别上就会胡乱诊断、妄下结论,在对策设计上就会缘木求鱼、不得要领。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心研究团队成员的构成上,具有学者与实务专家相互搭配,在研究上呈现出以犯罪学为统领并融合刑法学、公司法学、企业管理等跨学科知识组合的特征。因为,只有如此,方能适应对企业和企业家犯罪进行系统研究并设计出管用的预防方案。”张远煌说,“这应该是北师大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能够引领这一研究领域并率先推动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的底气所在吧。”

“我们着力在法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与司法机构、律师、媒体和公众间搭建桥梁,共同关注企业家犯罪问题和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积极推动足以导致企业和企业家终局性败局的刑事风险防控实践,助力企业家稳健前行和市场经济法治建设不断进步。”张远煌介绍道。

如今,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经过6年的精心运作走上了正轨,今年内将要举办的“中国首届企业刑事风险防控高级培训班”将成为该中心第一次培训实践性操作,多年心血终于可以落地,张远煌期待不已。

企业刑事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刑事风险防控,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管理和法律服务中实实在在的‘短板’。每年数以千计的企业高管遭受牢狱之灾、无数企业因此而凋零倒闭,正是这种短板效应的反映。”张远煌介绍道,有鉴于社会的重大现实需求,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以“刑事风险防控”为核心的系列社会服务活动。而这个培训班就是张远煌的第一次试水。

“我们将培训人员分为三类:一是从事企业刑事风险类业务的律师,二是企业法务部的工作人员,三是企业高管和负责人。”张远煌解释说,之所以把培训目标分为三类,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培训效果。比如针对律师和企业法务部员工,培训课程比较偏向于实用,指导他们如何去识别风险、诊断风险。对于高管和企业负责人,一般就是从理念上进行引导,让他们认识企业刑事风险防控或刑事合规对于自身安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企业家犯罪不仅仅影响到他本人,还涉及当事企业和企业员工,甚至影响一个产业,所以此事不可马虎。”据张远煌介绍,该培训班立足于我国企业和企业家面临的现实法律环境,以刑事风险识别、诊断与防范对策为重点,对律师、企业高管及企业法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律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刑事风险防控意识与防控能力,是升级律师法律服务水平以及促进企业和企业家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先后应五家知名企业的主动邀请,以课题研究的形式组织专家团队入驻企业开展刑事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服务,通过专业化的调查程序与手段(包括内控规定查阅——风控问卷调查——对不同层次员工的风控访谈——企业内部违法案例剖析——同类企业类似案例比较等),全面识别和诊断企业刑事风险存在的范围、领域、环节与岗位,并确定刑事风险的具体类型与严重等级,在此基础上,对照企业刑事风险发生的一般规律,综合考虑当下的法治环境、企业自身及所处行业情况,从经营理念提升、风控制度完善、风控机制强化到危机处理,为企业提出全方位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防控体系建设报告,不仅受到所服务企业及全国工商联的高度评价与肯定,而且也为实际指导和推动律师界开拓企业刑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这项高端法律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目前,我国的企业高管、法务人员以及律师队伍,还主要停留于犯罪发生后的补救与救济层面,在积极和主动防控刑事风险的专业能力建设上严重滞后,难以适应企业和企业家刑事风险多发频发的严酷现实。”张远煌举例道,比如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就是典型的企业与企业家犯罪案件。实践中大量因经营不合规而引发刑事风险的案件,不仅说明不少企业家合规经营的底线意识与自我约束的责任意识比较淡漠,脑子里只有利润的概念,全然没有法律风险尤其是刑事法律风险的概念,以致把企业发展引向邪路,不仅危害社会,也将自己推到了万劫不复的泥潭里。

“只有安全,才能远行。刑事风险是足以导致企业家乃至企业终局性败局的高端风险形式,有效防范刑事风险是企业发展和企业家成长始终不能逾越的底线,是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力与保障企业家在财富道路上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张远煌分析道,目前,企业刑事风险防控这种新型法律服务形式,在我国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无论是基于企业与企业家健康成长,还是为了国家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大局考虑,都迫切需要相关方面加以大力引导和推动。

引领中国企业刑事风险防控新潮流  

“基于我们为企业刑事风险防控做出的贡献,全国工商联在聘任首批智库委员会委员时,作为法学界极少数代表之一,我有幸与来自全国各行业的32位著名专家学者一起受聘为重要智库的专家,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鼓励。”张远煌说道,“非常期待我们的理论研究应用到实践中,产生现实的生产力。对于企业来说,防控刑事法律风险,等于为企业罩上了‘精钢罩’,十分有利于企业和企业家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更多的企业和律所走出了国门,也会有更多的外企所走进来,在处理跨国公司的合规风险尤其是刑事合规风险问题时,很多企业摸不着头脑,我们的法律服务又跟不上,直接制约了企业在国外经营的步伐,也有些企业因为迈的步子太大,对国外法律法规没有充分的认识,官司缠身,损失巨大。

“如果不了解当事国法规,很可能由于一个小疏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甚至会涉嫌犯罪,连人带本地赔进去。”为此,张远煌带领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成员再一次走到了企业域外刑事风险防控的前沿。

张远煌组织团队成员对国际组织和主要西方国家企业刑事合规的立法、司法现状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了大量案例,总结了大量经验,又研究了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风险防控的建设性建议。有些建议被跨国企业、涉外律所等机构奉若宝典。

“一条有效的建议既包含了对当事国相关法律的透彻了解,又包含了立足本土的风控经验与研究成果,才可能具备很强的实用性与引导性。”张远煌解释道。目前,张远煌及其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已经为不少大型律所、大型企业以及企业法务或合规培训机构用作培训教材。

“刑事风险对企业和企业家而言,属于只能预防、不能侥幸的颠覆性风险。”的确,实践中,不少发展如日中天、看似一篇繁荣的企业;不少在市场上叱咤风云、颇具经营才干的企业家,并不是因为商业风险而出局,而是因为刑事风险而倒下的。对此,张远煌解释说,“对刑事风险几乎处于不设防状态,任其积累爆发,只是到了‘东窗事发’,才想起来找律师辩护、找专家论证。这成了我国企业家健康成长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不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企业家整体法律素质和企业风险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只重‘利润获取、忽视风险防控’的传统企业发展模式,一定会让位于‘只能获取过滤掉法律风险尤其是刑事风险的利益’的现代企业发展模式。那样,企业和企业家不仅会走得更稳、更远,而且创造的社会价值也会更大。我相信这一天即将到来。”张远煌信心十足地说道。“这无疑也为律师业拓展和升级企业法律服务,在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同时获得更大回报提供了新的契机。”


阅读次数:

©2005-2020 ©2005-2020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京公网安备110108000448号 京ICP备10031106号-30